致力成为领先通信技术服务、绿色新能源和专业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战略咨询与顶层设计能力的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商
成立于
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成功项目
中建泓泰最新动态和进展,记录每一次跃升的瞬间
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再出发泓泰通信股份成立20周年寄语各位泓泰通信股份的家人们:你们好!岁月无声,时光荏苒,于风雨兼程中,我们已携手共度二十载春华秋实。抖落征尘,回望来路,每一步皆镌刻着泓泰人的汗水与智慧,每一程皆见证着泓泰人的坚韧与执着。在此,我谨代表泓泰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向所有为公司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员工表示最诚挚的感谢!2005年7月7日,泓泰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广西南宁正式挂牌成立,主营通信业务。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业务战略规划已发展成为集通信、政企业务、电力与新能源的“一体两翼,深度发展”综合业务,业务区域从广西辐射到全国,并已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二十年的岁月,我们经历过创业初期的艰难起步,经历过从小到大的管理改革之痛,经历过资金短缺、市场缩水的经营困局,也创造过行业领先的辉煌业绩。无论是顺风,还是逆行,我始终相信,曾遭遇过的寒冬,曾面临过的困境,曾经历过的辉煌、鲜花、掌声、荣誉,都是我们再向上一步的鞭策和动力。如今,我们已完成股份制改造,以更规范的运营机制和更开放的格局,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公司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革新加速、市场竞争白热化、客户需求多元化等多重挑战,更有大环境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新形势下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 ...行业数据显示,未来五年企业转型成功率不足35%,但历史经验证明:唯主动破局者能开新局,唯持续创业者能创未来。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站在“泓泰通信股份”成立的新起点,我们正式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用归零心态破除经验主义的“依赖圈”,以创新思维打破路径依赖,强化危机意识,时刻保持2005年初创时期我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奋进姿态,开启企业辉煌发展的新篇章。乘势而上谋发展,多轮驱动再启程。廿载积淀,厚积薄发;二次创业,正当其时。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我们要以通信业务为根基,以新能源转型为突破,以政企服务为支撑,以国际化布局为拓展,构建"多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开启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1. 夯实通信根基,强化市场主导地位。持续加大在通信领域的资源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技术服务体系。通过5G、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巩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2. 深耕新能源赛道,实现全产业链升级。积极把握新能源发展机遇,加快从单一项目建设向"开发-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模式转型。3.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全面建立政企“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数字能源”、“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三驾马车"协同发展的新格局。4.全面开拓国际发展新空间,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快海外市场布局,通过建立国际业务网络、创新合作模式,培育国际化经营能力,为企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以廿为始,“二次创业”再出发廿载辉煌犹在目,而今迈步从头越。“二次创业”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以创新思维再突破、再前进、再辉煌。全体泓泰人要时刻保持“创业”的激情,以破局思维开新篇,以实干担当创辉煌,推动公司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最后,请允许我以三句话共勉: 致过往:二十年披荆斩棘,感恩每份坚守; 致当下:创新永无止境,创业未有穷期; 致未来:期待与更多追梦者携手,共同绘制属于泓泰人的璀璨星图! 祝泓泰通信股份的明天更加辉煌! 泓泰通信股份董事长2025年7月7日
廿载征程,星霜荏苒我们将无数个"不可能"锻造成里程碑把千万次热泪淬炼成永恒星光感谢每一位兢兢业业、默默奋斗的泓泰人感谢你们20年以来的陪伴和坚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并肩前行,让我们凝聚力量,共同期待下一个20年之约
近日,2025年度八桂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揭晓,中建泓泰牵头申报的《基于AI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分布式光伏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AI赋能区块链驱动的通信工程产业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大数据平台》荣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八桂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由广西人工智能学会每年推荐、评审一次,面向全区人工智能及相关行业领域,激励在科学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以促进广西人工智能队伍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发展。此次获奖的项目是中建泓泰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成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优化绿色智慧宜居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治理协同水平,打造智慧高效生态环境数字化监测体系,加强跨部门生态治理业务集成和数据联动,支撑美丽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绿色智慧协同模式,鼓励有条件地区推进省市县一体化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化管理,开展重点行业和区域碳排放监测分析,在产业园区、商务区等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绿色智能建筑。建立多方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探索构建个人企业碳账户、碳足迹等数据空间应用。倡导绿色出行、数字消费等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居民生活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建设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促进政府部门之间、政企之间、产业链环节间数据可信可控流通。加快推动城市建筑、道路桥梁、园林绿地、地下管廊、水利水务、燃气热力、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营,统筹部署泛在韧性的城市智能感知终端。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用能场景深度耦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综合能源服务绿色低碳效益。推动新能源汽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战略咨询与顶层设计能力的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商